服務熱線:400-658-8981

警惕!這些人群更易患肌少癥
發布時間:2024-05-28 10:18:21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肌少癥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健康問題。肌少癥是一種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骼肌組織逐漸流失,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活動能力減弱。而肌少癥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增加他們患上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所以要注意這些人群更易患肌少癥。
一、老年群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逐漸減緩,骨密度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因此,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超過60歲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肌少癥。據統計,60~70歲老年人中,肌少癥發病率為5%~13%: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肌少癥發病率高達11%~50%。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肌肉流失也會導致他們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減弱,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因此,老年人群體需要更加警惕肌少癥的發生。
二、長期缺乏運動的人群
運動是增強肌肉力量和維持身體機能的良好途徑,而長期久坐或缺乏鍛煉的人群由于肌肉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和刺激,容易導致肌肉萎縮和力量下降。。尤其是現代社會中,很多人因為工作繁忙或生活習慣等原因,長時間處于久坐狀態,導致肌肉流失加劇。因此,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和體能鍛煉,可以有防范肌少癥的發生。
三、慢性疾病人群
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長期服用藥物或疾病本身引起的身體疲勞和肌肉流失,都會增加患上肌少癥的風險。
因此,這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肌肉健康,適當進行肌肉鍛煉和康復訓練,防范肌少癥的發生。
四、營養不良
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或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質量和力量的下降,從而增加患肌少癥的風險。
對于上述易患肌少癥的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進行肌少癥評估,關注肌肉健康。同時,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適當進行運動鍛煉,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積極干預慢性疾病,提升身體的健康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