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防控中,體溫測量是很關鍵的一環。而在公共場所的體溫監控測量中,多采用的是紅外測溫儀。而紅外測溫儀又分為額溫槍,醫用紅外測溫儀和工業紅外測溫儀三種。下面,醫用紅外測溫儀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三種設備。
額溫槍工作原理:任何物體在高于絕對零度(-273℃)以上時都會向外發出紅外線,額溫槍通過傳感器接收紅外線,得出感應溫度數據。
額溫槍使用方法:鼻梁之上,兩眼中間部位相對測體表溫度來說是最接近正常體溫的放射源,把額溫槍放于距此5-6cm處測溫。精度為+-0.3,不建議做醫用,但可做流感快速,非接觸安全排查用。報警者可經醫院及時確診而進行防治。
以上是百度額溫槍的結果,最后一句:不建議做醫用,但是可作為排查用,確診仍然需要醫生。
排查的作用,就是發現高風險疑似人員,后續通過其它方式確診。
況且百度還說了,紅外額溫槍是通過測額頭表面溫度,然后經過算法修正,最后得到的體溫。這個修正方法,各個廠家應該都有所不同。所以,算法好就準,算法不好就不準。而百度查到的額溫和人體實際體溫的差別大概在1.5度到2.2度之間。并且,環境溫度的變化,也會引起測量值的變化。測溫槍需要保持20分鐘后測量,以減少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
額溫槍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還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但作用有限,且很可能出現誤差。舉個例子,紅外測溫儀小編有個朋友前幾天去超市買菜,被額溫槍測出體溫才34度,很明顯測量不準確。但反復測量兩次都是這個結果,最后只好作罷。由此可見,額溫槍的可靠度確實不太高。
紅外測溫儀小編來總結一下:
額溫槍的測量值,是經過額頭表面溫度換算后,再顯示為體溫的,通常有2度左右的差距。額溫槍可以作為排查使用,但不能作為醫生診斷依據;而且額溫槍的使用受環境影響較大,需要穩定的使用環境,最好是室內。
那么工業紅外測溫儀呢?
其實,紅外測溫儀不論是醫用的還是工業的原理都是一樣的。主要區別在于信號的數據處理過程和在一定距離下的溫度標定過程。溫度標定是所有紅外測溫儀精度的檢測過程。
醫用紅外測溫儀在普通的測溫儀基礎上做了更符合人體溫度的范圍,如30-45度這個溫度范圍。在標定過程中也只對這一段溫度進行更細致的校準。普通工業測溫儀溫度范圍更廣,測量距離更遠,一般測量高溫比較多,所以誤差范圍較大,對于測量人體溫度而言不太合適。
所以在這里,要說明的是,對于疫情防控中需要進行體溫排查的環節,還是應該采用專業的醫用紅外測溫儀來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