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658-8981

老年期常見綜合征——肌少癥
發布時間:2024-07-09 11:16:28
肌少癥是指因持續骨骼肌量流失、強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綜合癥。這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老年綜合征,其特征在于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的逐漸喪失。
一、肌少癥的表現有哪些?
1、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通常表現為肌肉力量下降、肌肉數量減少和肌肉功能下降。
2、身體活動能力下降。由于肌肉力量的減弱,患者的行走、上下樓梯等基本活動能力都會明顯降低,容易感到疲勞乏力。
3、易發生跌倒和骨折。肌肉力量的下降會影響身體的平衡和穩定性,增加意外跌倒的風險。同時,骨密度的降低也會加大骨折的可能性。
4、最初可能僅表現為步態異常,但隨著疾病的發展,可能出現平衡障礙、跌倒,甚至導致失能。
二、肌少癥的危害
肌少癥會降低個人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由于肌肉力量的減弱,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動,如步行、上下樓梯等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不僅影響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增加了跌倒的風險,威脅到老年人的安全。
其次,肌少癥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的發生。由于身體活動的受限,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幾率會增加。同時,肌肉量的減少也會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加劇營養不良的狀況。因此,肌少癥不容忽視,需要得到及時的防范和干預。
三、防范和干預措施
1、增加抗阻力運動,建議每周3次以上,每次20分鐘至30分鐘為宜。
2、增加蛋白質攝入,老年人每天應攝入D1.0~1.5g/kg的蛋白質。
3、增加維生素攝入,老年人可通過日曬,D食物攝取或遵醫囑服用維生素等方式補充維生素。
4、積極控制慢性病,慢性疾病往往伴發炎癥反應及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對保持肌肉容量和維持肌力有重要作用。
肌少癥是老年期常見的一種綜合征,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了解其病因、癥狀和影響,通過肌少癥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積極干預和防范,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