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658-8981

偏癱患者人體步態分析測定
發布時間:2021-03-09 16:14:52
一旦中風患者發作常常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和感覺障礙,則殘疾率非常高。對于患有偏癱的中風患者,大多數患者將具有下肢行走能力障礙,并且出現各種偏癱的異常步態。因此,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康復是康復治療的重點。中風偏癱患者的步態表現出獨特的特征。典型的癥狀包括腳下垂,足內翻,膝蓋僵硬,拇指向后伸展以及腳趾彎曲。這些特征嚴重影響患者的步行能力。
人體步態分析可以揭示人體在不同狀態下的足底壓力特征,即運動過程中腳部的動態特征。人體步態分析可以為偏癱中風患者下肢的運動功能提供準確和定量的數據評估。協助指導患者的康復功能訓練和康復效果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這是人體步態分析的簡要介紹。
人體步態分析包括測試靜態和動態足底條件,用于分析不同的運動,例如步行和奔跑的赤腳或穿鞋(專業設備-足底壓力測試系統)。
影響相關的因素強調:
1.年齡:正常兒童和成人之間的足底壓力分布沒有顯著差異。從青年到中年再到中年,腳底的壓力分布沒有明顯變化,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沒有顯著差異,這反映了腳的生理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性。由于足底壓力,關節活動范圍和本體感受器的變化,老年人腳踝肌肉和足底脂肪墊的萎縮可能會促進步行過程中足底壓力的升高。
2.性別:男性的平均足底接觸面積大于女性,其中一趾骨更明顯;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壓力存在顯著差異,男性是一和第三位。趾骨頭下的壓力通常高于女性。
3.體重:體重較重的正常人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時,壓力-時間曲線顯示出明顯的雙峰,第二峰明顯高于一峰
4.步行速度:隨著增加在步行速度方面,除前腳掌和大腳趾外,其余足底區域的壓力峰值顯著增加,但不同區域的壓力峰值有所不同。其中,腳跟壓力峰值的增加大,其次是足弓區域,然后是前腳中間。
5.負重:正常人在負重步行時步幅沒有相應變化,雙支撐時間增加,腳跟觸地后膝關節的屈伸范圍明顯增加,但無明顯變化。在腳踝關節運動中。腳后跟和前腳的壓力增加。并且隨著載荷的增加,壓力中心軌跡的橫向擺動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