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耐力運動對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03-18 10:13:50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超耐力運動(定義為超過6小時的耐力運動)越來越受歡迎。超耐力比賽的特征吸引了耐力愛好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挑戰自我。超耐力運動員的訓練負荷需要在訓練壓力和恢復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精神壓力分析儀檢測心率變異性(HRV)可能反映訓練準備的監測指標,可用于反映生理控制系統的功能狀態。雖然慢性訓練后心率變異性的變化可能無法反映心臟自主神經改變,但有充分證據表明心率變異性的短期改變反映了自主神經系統(ANS)的變化,這些變化為急性訓練負荷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由于迷走神經張力被認為是應激易損性和反應性的新指標,因此監測副交感神經系統提供了評估運動引起的壓力的機制。對于小于2小時的單次有氧運動,完整的心臟自主神經恢復需要大約24-48小時。另外睡眠障礙相關的賽前焦慮和其他與運動相關的壓力因素可能會降低副交感神經活動。因此,超耐力運動后心臟副交感神經抑制的程度可能被低估了。
有研究表明,在高原訓練期間,運動、疲勞和肌肉酸痛的主觀測量值會增加。為了詳細地了解超耐力運動員的競爭壓力和恢復情況。
(1)研究64公里長馬拉松后通過精神壓力分析儀檢測人體的心率變異性和心理測量指標
(2)研究比賽結束后7天后通過精神壓力分析儀檢測的心率變異性和心理測量指標。
我們選擇經常訓練的跑步運動員(n=13;年齡36.6±7.6歲;身高=174±9cm;體重70.5±9.3 kg),在64公里的比賽前1周,64公里的比賽后和之后1周測量心率變異性。在整個研究期間還測量了情緒狀態、健康狀況和肌肉酸痛的情況。其中心率變異性采用Kubios HRV軟件分析HRV數據。結果發現在比賽后1天觀察到心率增加,伴隨著心率變異性指數【LnSDNN,LnRMSSD,LnLF,LnHF和LnLF/HF】的降低
總之,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64公里超馬拉松比賽中心臟自主控制有顯著改變。然而,自主控制的變化時間相對較短,并且在比賽后2天恢復基線,表明副交感神經活動在超耐力運動后20至44小時內就能恢復。雖然自主神經功能在64公里跑后2天內就能恢復,但疲勞和健康的主觀測量表明運動員在運動后第5天還沒有恢復,在此期間肌肉仍然很酸痛。當然經常做超耐運動要經常做一些精神壓力分析儀的測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