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400-658-8981

醫用紅外熱像儀助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發布時間:2020-03-16 16:16:16
醫用紅外熱像儀依據紅外線基礎理論開發的一種醫療設備。紅外線是有英國科學家赫歇爾發現的,他使用三棱鏡江一束太陽光分解,分解后的陽光呈現不同顏色。赫歇爾在不同顏色的色帶放置溫度計后,發現紅光外側的溫度計升溫相對較快。由此得出紅光外側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光線,而且這種光線傳遞熱能相較于其他光帶更為快速。后來經過科學研究表明,任何高于-273℃的物體都會不停的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理學上稱之為熱射線。其中紅外輻射的能量大小及波長分布與表面溫度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后人通過監測物體輻射的紅外能量來轉換計算測量物體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熱成像的理論基礎。
人體體溫的上升是大多數病毒感染的有力可信的預警信號。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且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特性,因此公共衛生組織需要尋找快速、簡單、非接觸性且可靠的方法以偵測人體體溫升高的差異。根據傳統經驗,利用紅外測試原理的相關儀器被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由紅外原理開發的溫度測試設備以其快速、非接觸的優點,得到人民的信賴。但是相較于普通的紅外額溫槍,紅外熱像儀以快速篩查的能力被廣泛應用于客流較為密集的大型公共場所。人的普通體表溫度不等于體內核心溫度。人的體表能給出可靠結果可行測量點(即體表溫度接近人體體內溫度的點)是眼角位置,即淚管接近體表皮膚處。所以大部分額溫槍測試溫度要低于人體真實溫度。紅外熱像儀以其全身覆蓋測試優勢突出。
對比工業級紅外熱像儀,其測試精度大多在±0.3℃以上,人體體溫的波動本來就比較小,因此醫用紅外熱像儀優勢則更加明顯,其高精度的紅外溫度感知能力,要遠遠超過普通熱像儀。
隨著各行各業大規模復工,體溫檢測仍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另外,在一些公共場合如車站、機場、超市等,通過部署醫用紅外熱像儀,可以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造成擁堵,同時還可以協助防疫部門進行疫情控制,這也許就是科技企業帶來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