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m-78模成视频在线,欧美最大黄色网在线观看,电影在线观看视频一区精品欧美日韩男男,在线播放大绝高潮视频网站

服務熱線:400-658-8981

專注健康檢測
打造健康生態 共享美好未來

首頁> 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

疫情期間常見的心理異常狀態

發布時間:2020-02-11 15:47:08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給較大范圍的人群造成相當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我們當前正在經歷的就是一場迅猛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給我們生活、身心造成的重大影響就不多說了。


精神壓力分析儀小編提醒,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情緒問題異常突出。總結起來,在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我們的非理性和異常情緒表現主要有以下特點:

1、疑病心理
在突發事件時,我們內心充斥懷疑和不安,會對自身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分功能過分關注。如在疫情期間過分關注體溫,總是擔心自己會患上、染上某種疾病,但實際上并沒有。
醫生對疾病的解釋和客觀檢查也不足以消除內心的擔憂。固執地懷疑自己得病了,被焦慮和恐懼充斥,甚至會表現出一些軀體化的“病癥”,如咽喉疼痛、氣短咳嗽、身體乏力等。
2、恐慌心理
恐慌可以理解為害怕,是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境而又無能為力時的情感體驗,是對特定刺激時間采取的自御反應。在病毒流行期間,人們會覺得異常不安,對疾病感到恐慌。
比如:害怕因與人交流感染病毒,害怕病毒蔓延到自己家中,害怕染病死亡等。
3、焦慮心理
疫情時刻,焦慮與恐懼情緒相伴相隨。恐懼是面對危險時產生的害怕擔憂,焦慮則更多地指向未來。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利又難以應對的情況,為還未發生的事情擔憂,呈現出高度警覺。
比如:害怕疫情難以控制、遲遲不能復工復學或者在復工復學期間被感染等。
4、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常在突發事件后出現,突發事件通過應激機制增加抑郁產生的危險。疫情發生時常見的抑郁表現為悲觀、失望、灰心喪氣,無意與外界溝通,情緒長時間地低落,在工作生活中無法集中注意力。
比如:對人類的生物性防御系統感到失落,為人生之多艱而悲傷。
5、強迫心理
在病毒流行期間,官方媒體提示要勤于洗手。有些人頻繁洗手、測量體溫每日達三四十次,總擔心從外界或與別人接觸后會感染上病毒,這種強迫動作是在難以抑制的意向影響下發生的,明知不合理、不必要、但自己無法控制。
表現為反復計數,反復回憶,反復某些動作,反復消毒,不停地擦拭物品。
6、伴隨癥狀
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上述情緒問題常伴一些其他癥狀和體征,類似神經衰弱的相關表現,如緊張性頭痛或肌肉痛,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易驚醒,醒后仍不解困乏甚至更難受。
這些表現在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當中更為明顯,當現實壓力過大時,他們就會表現為逃避、抗拒、攻擊等反常反應,以致適應能力較差,人際關系緊張。

本文精神壓力分析儀小編所提及的異常情緒狀態,之所以說是“異常”,是因為我們在抗擊病毒期間的情緒狀態與平常的心理狀態相比是不一樣的;并不是說這些心理狀態是病不正常的。
因為在突發重大事件面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焦慮、擔憂、恐懼的心理,這是疫情期間常見的異常情緒表現。

精神壓力分析儀小編相信,在面對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不僅有相同的信念,都堅定地相信祖國會順利渡過難關;也會有相似的情緒體驗和心理狀態,都為患病疑病人員、一線工作者、疫情地圖、自我健康而擔心。

精神壓力分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