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少癥評估:守護肌肉健康
發布時間:2024-12-12 13:43:33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少癥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之一。據相關研究表明,在 60 - 70 歲的人群中,肌少癥的患病率約為 5% - 13%,而在 80 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比例可高達 11% - 50%。這些數據警示著我們,肌少癥已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肌少癥的危害
肌少癥不只是肌肉減少,它與諸多不良健康后果緊密相連。首先,肌肉力量的減弱會直接導致身體活動能力下降,日常的行走、上下樓梯都可能變得困難重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其次,平衡能力受到損害,使得跌倒風險大幅增加。而跌倒對于老年人來說,往往可能引發骨折、顱腦損傷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再者,肌少癥還與代謝綜合征相關聯,會影響血糖、血脂的代謝,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二、肌少癥評估方法
1. 肌肉量評估: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是利用微弱的交流電通過人體,由于不同組織對電流的阻抗不同,從而估算身體成分,包括肌肉量。
2. 肌肉力量評估:握力測試是評估肌肉力量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肌肉功能評估:通過測量人體行走一定距離的速度來間接反映肌肉的整體功能狀態,包括腿部肌肉力量、協調性和耐力等。
肌少癥數字化評估與干預系統SMC-1000集評估診斷、營養干預、運動干預為一體,實現了肌少癥評估診斷數字化、干預管理智能化、數據采集標準化、數據管理系統化。與此同時,SMC-1000為老年醫學科發展和建設中的肌少癥診療板塊提供了標準化的閉環管理方案。
三、肌少癥評估在不同人群中的應用
1. 老年人健康管理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肌肉量和功能自然衰退,但通過定期評估,可以早期發現肌少癥風險。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攝入,像牛奶、雞蛋、魚肉等;進行適當的抗阻力運動,如使用啞鈴進行簡單的手臂力量訓練、坐立抬腿鍛煉腿部力量等,能夠有效延緩肌肉衰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2. 慢性病患者康復監測
對于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長期臥床或接受干預的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狀態可能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導致肌肉營養供應不足,容易并發肌少癥。通過定期的肌肉量、力量和功能評估,可以及時調整康復訓練強度和方式,以及營養支持方案。
肌少癥評估作為守護肌肉健康的關鍵環節,通過準確的評估,及時發現肌少癥風險,進而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保持肌肉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衰老進程,在健康的道路上穩健前行。